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2011年9月5日 修改:2011年9月5日 所属分类:行业新闻 访问统计:6002
从300年前的传统手工作坊到如今的流水线生产,从原来每天生产几百斤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公斤,从以往走街串巷的论斤叫卖到今天一件件精美包装的休闲食品,随着山西省寿阳县健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现代化封闭式加工车间的顺利投产,寿阳豆腐干这一百年民族品牌,正在“破茧成蝶”。
“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寿阳豆腐干香喷喷”,寿阳豆腐干制作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就小有名气。寿阳的大青豆,寿阳的水,再加上独特的传统工艺,制出的豆腐干筋道、有嚼头,味道醇香,与平遥牛肉、山西陈醋等三晋名吃齐名,并在1995年全国农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银奖。
然而,长期以来寿阳豆腐干只是局限在小作坊生产,作为产业得到发展,还只是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为把寿阳豆腐干真正做成大产业、大品牌,10余年来,寿阳县工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广泛调研,大力帮扶,尽一切力量帮助豆制品企业做大做强。”寿阳县工商局局长杨晓峰介绍说。
万事开头难。为使该县豆腐干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寿阳县工商局经过深入调研,主动从几家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豆制品手工作坊入手,开展了“保姆式”服务,积极动员、帮扶、指导其扩展规模,升级为小型企业,并发动社会各界积极为豆腐干产业发展献计献策,使这一产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该县赵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赵存生就是当年被工商部门选中的“幸运儿”。他对记者回忆道:“一台石磨,两口大锅,一间三四十平方米的小作坊,是工商部门多次做工作,让我认识到只有做大做强,才能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于是筹资建房扩规模,重开业前一天,工商部门给我送来了企业执照。”
事物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进入新世纪,随着豆制品行业快速发展,企业间恶意竞争愈演愈烈,甚至有些企业不惜偷工减料,欺骗消费者。面对这一现象,寿阳县工商局及时加大了对该县的豆制品企业诚信建设力度,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指导等多种手段,积极引导企业树立“以诚信为根本,以质量求生存”的发展理念。“寿阳豆腐干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是我们寿阳豆制品厂坚守的底线,工商部门功不可没!”寿阳县宗艾老磨坊豆制品加工厂负责人任贵锁别有一番感慨。
与此同时,该县工商部门积极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开发高品质豆腐干,以创新求发展;实施品牌兴企工程,鼓励企业以品牌赢市场;积极协调成立豆制品协会,帮助统一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形成“协会+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从手工作坊到省著名商标企业,我公司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靠的就是坚定不移地实施商标战略、坚定不移地搞创新。”该县健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白健民尝到了商标和技术创新带来的甜头。该公司在工商部门帮助下成为山西豆制品行业首家获得山西省著名商标的民营企业,并与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建立长久合作关系,借助品牌和技术领先优势,使该企业一直成为寿阳县乃至山西省豆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
经过精心培育,如今寿阳豆腐干产业正朝着标准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据统计,目前寿阳已形成规模以上豆腐干企业5家,手工作坊数百家,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余吨,员工1200人,产值实现上亿元。同时,寿阳豆腐干已打造出“白健民”、“阳寿”、“老磨坊”、“爱成”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商标。其中“白健民”、“阳寿”豆腐干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
更让寿阳人感到自豪的是,在工商部门帮扶下,“寿阳豆腐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获得国家商标局的受理。
小小豆腐干,一寸见方,蕴涵着300多年的历史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我们的目标是依托寿阳豆腐干这块金字招牌,以豆腐干加工为枢纽,创新产业模式,将产业链条规模化,培育产业集群。”白健民对此充满信心。